崔敏委员:因地制宜推动济源低空经济稳步发展


因地制宜推动济源低空经济稳步发展

崔敏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直属济源基层委员会发言


2024年全国两会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和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空前关注。据有关研究报告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制定了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实施了“11131”行动计划,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但济源低空经济产业仍处于发展培育期,面临空域资源制约、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薄弱、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稳中求进,实现从“蓄势待飞”到“展翅高飞”的跨越。

为此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争取低空资源有效释放与合理利用。一是加强与省空域管制单位、省发改委、驻济部队等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有计划、分阶段稳步扩大低空开放应用。二是建立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明确飞行管理主管单位,协调解决低空空域划设、飞行服务和安全监管等问题。三是针对相对固定、反复使用的空域,探索推行“一次批准、长期有效”的管理模式,满足高频飞行需求。

(二)坚持边用边建,逐步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保障。一是加强与各方沟通,启动可行性研究,尽快就济源通用航空机场建设达成一致意见。二是加强与郑州、洛阳等周边地市沟通协调,实现通用航空机场资源和设施共享。三是有序开展临时起降点、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低空飞行管理系统尽早投用,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三)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开展多样化应用场景示范。因地制宜开发应用场景,以场景“化”产业,以场景“育”产业。一是按照示范区“3+N”场景应用规划,逐步整合无人机资源,推动生态环境巡检、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领域应用,探索开展空中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二是依托济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景区打造灯光秀、烟雾秀等低空表演,开发直升机观光、热气球、滑翔伞、跳伞等低空旅游项目,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升旅游体验。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开展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消费服务,激发低空经济的产业衍生和带动作用。

(四)坚持项目招商和人才培养并重,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加快与海澜航空合作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物流等全产业链落户济源,培育低空产业集群。二是依托济源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及高校,通过产教联合培养、专家队伍共建、人才互聘共享、学生实习就业等方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培养低空经济复合型人才。三是利用济源低空经济展示中心和5G+数字化应用基地,通过举办科普展览、学生研学等形式,普及低空经济与航空知识,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