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我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王展委员代表民建济源市委发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家明确了发展方向和使命担当。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政策保障,推动跨行业、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 

  一、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523家,文化产业协会6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1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主要集中在以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豫光和万洋为代表的金银文化产品加工,以文宝工艺美术品、天荣文化传媒和坤彤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等业态。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8.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7% 

  2.区域文化资源日渐丰富。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2项,“邵原创世神话群”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坛砚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项目。我市作为华夏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济水文化、愚公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创世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济源地域特色的天坛砚、太行山崖柏根雕、玉川青瓷、邵州面塑、金银深加工等工艺美术作品从玉川故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创意无限的“草根”一族正迸发出无限潜能,从年轻的创意工作室走向市场,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3.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我市部分文化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比如,文旅融合方面,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我市文旅集团、黄河三峡等一批文旅企业实力增强,效益显著。文化产品研发方面,近年来,我市以天坛砚为代表的文化产品依然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新开发的《王屋宝照》铜镜、“卢仝家珍”养生壶、天荣黄河奇石等一批具有济源历史文化特色的新的文创产品已形成产业规模。其中,《王屋宝照》铜镜荣获“河南省十大文化产品”称号。 

  二、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呈现出起步早、品种多、少聚合、不平衡、缺品牌等特点。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投资融资等方面,缺乏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三、有关建议 

  1.科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全市范围内营造重视、支持、推进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实现文化产业质的飞跃。 

  2.政府主导,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建设济源市文化产业发展“一厅一园”。“一厅”指“济源会客厅”。建议会客厅参考开封市“文化会客厅”的做法,优化整合全市优势资源,及早开工建设“四馆一中心”项目。“一园”指文化产业园,依托“济水源”项目,参考上海“田子坊”开发模式,植入“社区复兴”的思维方式,将老城区改造提升与规划建设文化创业产业园结合,充分利用原来的街道、住宅,将我市目前分散的天坛砚、根雕、奇石、字画等产业集聚起来,形成文化创意、设计研发、制作展览、交流培训、交易评估、孵化培育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园区,使文化产品找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 

  3.出台政策,营造良好发展氛围。逐步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用地政策,探索政府引导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形成社会各方合力;完善激励奖惩体系,针对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量身制定一系列名家、名店的评比认定办法,配套激励政策,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和企业;加强与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合作,依托高校设立若干文化创意工作室,推动智力资源向产业和经济优势转化。 

  立足当下,明日可期。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持续求进,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市文化产业将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谱写出更加生动的美丽篇章!


  (王展: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政治部副主任)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