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中委员:关于济源有色金属产业抱团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济源有色金属产业抱团发展的几点建议
李文中委员代表民盟河南省委会直属济源基层委员会的发言
2024年,济源28家有色企业克服原材料长期供应紧张、加工费倒挂和行业“内卷”等诸多不利因素,实现产值1979亿元,依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这既得益于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消化了一定库存,更是市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企业难题、支持有色产业做大做强的结果。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冶炼为主、两头在外的济源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确实遇到了很多“卡脖子”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单靠一家企业难以破解,迫切需要政府从中协调,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去研究解决。
当前,济源有色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集中在6个方面:一是冶炼废渣的利用和处置。二是富余硫酸的资源化利用。三是废旧蓄电池的竞价收购、无序抢购问题。四是在稀有贵金属冶炼、智能化提升、环保治理等工艺技术提升方面,三家大型有色企业都有合作意愿,但尚未形成合作机制。五是铅锌加工费不足以覆盖生产成本。六是矿石采购“内卷”严重,在国内存在彼此加价抢购的无序现象,在国外因“单打独斗”而缺乏价格谈判筹码,都迫切需要建立一致对外的原料集采机制。
在此,围绕构建有色产业联盟机制,提几点建议:
一、组建具有实体性的济源市有色金属产业联盟
建议示范区指导成立“济源市有色金属产业联盟”。联盟可由豫光、金利、万洋三家企业联合发起,成员单位包括济源本地有色供应链商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并邀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国家级平台参与。联盟可聘用一名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企业退休老领导来担任秘书长,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联盟秘书处、专项工作组等机构。联盟的主要任务,一是开展国内、国际市场调研,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本地有色产业发展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协调联盟企业形成一个拳头,共同应对外部竞争,增强济源有色产业的市场话语权。
二、依托产业联盟,重点解决好行业共性难题
建议该产业联盟以提升济源有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总目标,集聚“政产学研用”各方优质资源,着重解决好困扰有色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难题,促进联盟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一是协调解决冶炼固废处置、副产品硫酸处置等问题,并协调联盟企业与上游原料基地形成深度合作,推动解决废旧蓄电池竞价采购、矿石原料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规避不正当竞争。二是协调联盟企业共同开展关键装备和关键技术攻关,深入研究冶炼企业智能化改造问题,尽快实现冶炼工艺创新突破,集中智慧推动“绿色冶炼”,让济源有色产业的“环保工艺”在全国乃至全球保持遥遥领先。三是协调联盟企业在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生产等环节,实现通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四是研究制定并实施联盟技术标准,积极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行业标准的话语权。五是推动联盟企业知识产权共享和人才联合培训,共同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成立市级“有色金属产业联盟指导小组”
为保障产业联盟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建议由市级领导牵头,成立“济源有色金属产业联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定期听取产业联盟的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难题,给予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推动企业错位发展、链式发展,把济源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为河南工业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