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协同破难题 协商赋能助发展 ——市政协外事委以协商之力护航营商环境提质
撰写时间: 2025-09-11 来源: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建议进一步加大奖补资金兑付力度,让政策红利更快直达企业”“希望省级及以上部门执法更趋柔性,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9月10日,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召开“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赋能民营经济发展”双月协商会,民营企业家委员直奔主题、直指营商环境建设堵点,职能部门即时回应、现场答疑,以“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务实协商姿态,为济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路搭桥。
今年以来,市政协紧扣示范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将“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纳入外事委重点协商计划,通过“部门亮绩、委员发声、靶向发力”的闭环协商模式,把履职答卷写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实践一线,让协商成果真正转化为助企纾困的实效。
协商会上,委员们围绕奖补资金落实、执法规范化、要素保障、政务服务优化等企业最关心、最迫切的核心议题,结合自身经营实际与深入调研观察,精准建言献策。市政协委员颜敏琦、王永新在充分肯定当前政策兑现成效的同时,直言呼吁加快奖补资金拨付节奏,让政策红利更快惠及企业;市政协委员聂建利以自身企业经营为例,点赞市场监管柔性执法,建议上级部门执法进一步兼顾“力度”与“温度”,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宽松环境;市政协委员崔勇则聚焦城市管理细节,提出“外地车辆来济首违免罚、加强背街地带精细化治理”等建议,让营商环境优化延伸至城市服务“神经末梢”,覆盖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委员们的直言献策,既点出了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为职能部门精准施策指明了方向。面对这些诉求,各职能部门不回避、不推诿,当场直面问题、亮出实招: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以“专班推进+台账督导”破题,开展“5大行动、16项配套措施”,从“先扫码后入企”执法登记到“周三金融服务日”融资帮扶,从2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上线到1425个政务服务“自助办”,把服务举措落到企业急需处;财政局晒出“真金白银”成绩单——2025年1至8月兑付企业资金2.36亿元,以“质疑报备机制+上门送政策”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公安局则通过“窗口扩容、案件攻坚”强化法治保障,市民之家公安服务窗口从11个增至17个,今年以来破获经济案件23起、追赃挽损679万元;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则围绕“高效办、网上办” 发力,企业开办注销压缩至0.5个工作日,3007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15%,1732项事项“免证可办”,以数字赋能破解“办事难”。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阵风’,需要政企协同、久久为功。”示范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曹磊在总结时强调,要以此次协商为契机,在肯定成绩中正视差距,针对资金兑付效率、执法标准统一度等持续发力;在聚焦需求中精准赋能,工科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要紧扣示范区“1+5+N”布局,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靶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在凝聚共识中服务大局,外事委要将协商成果梳理形成“项目化清单”,以提案、社情民意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真正让协商成果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共同把济源营商环境打造成“金字招牌”。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