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道领跑 以特取胜 实现济源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小兵委员代表民革济源支部发言

    

  十八大以来,济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重大政治要求和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步伐明显加快,一批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用,有色、钢铁、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有待优化。2021年示范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7%,轻、重工业比为6.6:93.4,产业层次不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较慢。现有产业、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强,部分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延伸缺乏深度广度。

  二是转型有待加强。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产业和初级产品加工领域,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和控制能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协同配套的体系不健全。

  三是增长后劲不足。龙头项目偏少,新兴产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数量较少,发展后劲不够。

  四是要素保障等方面尚有制约。环境容量和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刚性约束愈加趋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缺乏、企业家队伍提升等矛盾越发突出。

  当前,我省正在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楼阳生书记在示范区调研时也指出,济源要在特色发展、以特取胜上做示范。工业在济源三产结构中长期占比超过60%,其主导产业地位毋庸置疑,只有尽快在工业领域实现换道领跑,确保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才能以特取胜,推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为此,我们建议:

  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优势产业钢铁产业方面,延伸高端钢、优特钢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轴承、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等延链产品,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钢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构建形成普通钢优特钢零部件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终端产品的全流程产业链,迈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色金属产业方面,拉长铅锌银铜深加工及贵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争取在高纯金属及稀缺材料等领域有所突破;大力发展金银深加工,构建从金银生产到首饰加工、到文创产品的一体化产业链,叫响中国白银城产业品牌。化工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液态天然气、氢气、可降解塑料等高端化工产品;积极融入洛阳千亿级高端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打造现代化工产业发展新高地。

  聚焦前沿技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基础较好的领域布局发展,培育发展纳米电子、能源、催化、润滑等材料,打造好纳米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开发新产品。注重前沿技术,培育催生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未来产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交叉融合驱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强化龙头企业培育,突出产业集群竞争力。实施龙头企业(集团)培育加速行动,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战略合作,引导重点领域企业优势整合,尽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行业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形成现代化工、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绿色环保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四、实施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鼓励支持创新平台提档升级,推进豫光有色冶金技术研究院、河南特殊钢材料研究院建设。优化人才政策,吸引人才集聚,围绕重点产业,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团队)培育和急需紧缺型人才挖掘引进。持续提升企业家素质,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切实打造科技硬实力,提升经济创新力,为实现济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李小兵系河南安宏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民革党员)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