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相聚“云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济源作为首批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原城、轵国故城遗址都在济源挖掘而出。为将济源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下去,8月12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市政协在“玉川议事厅”举办了“加快推进济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双月协商会议,将协商场所搬到“云端”,通过远程协商为政协委员和职能部门搭建沟通桥梁,破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难题。市政协副主席牛永清在主会场出席会议。
见屏如见面,在“云端”参加会议的委员们,如约打开“云会议”软件,进入视频会议直播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市政协委员、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李鹏举首先发言。他建议将文化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真正实现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济源有着济水文化、愚公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创世文化、荆浩画文化、卢仝茶文化、孙思邈药文化等不可胜数的文化资源,研究这些文化的人也不少,但都是各自为战,缺乏相互交流平台和机会。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教师杜丹说到:“要整合人才资源,搭建平台,成立‘济源文化研究交流中心’,通过举办论坛、研讨、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济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济源是一部好故事:山,是轩辕祭拜的山、愚公移过的山;水,是老子称道的水、是皇家祭祀的水。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把济源王屋山尊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诗仙李白登上阳台宫的那一刻,发出了‘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的感慨;白居易慕名来到济源后,挥毫写下‘济源山水好’的赞叹……”市政协委员、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张玉玺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建议,要全力讲好济源故事,将济源故事进行深刻地研究、梳理,提炼出能全面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济源好故事”,更好地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商对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会,并远程回应委员关切,促进双方协商交流,共谋文化产业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小波对济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情况总结了三句话:“在保护中传承,让文物活起来;在传承中创新,让非遗走出去;在融合中共赢,让文旅火起来。”他表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旅从业者必将承担的历史使命,下一步文旅局将不断尝试新方法、探索新路径,把济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助力济源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不松懈,协商建言不停歇。把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搬到“云端”,通过视频连线传递委员们的建议,这是政协履职永远在路上的真实写照。牛永清总结说到:“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市政协搭建的‘玉川议事厅’‘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厅’等各种协商议政平台,为委员建言献策架起一座‘信息桥’,让济源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彰显出中华文化的智慧、气度和神韵。”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