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资源 形成合力 打造全国有色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王怀武委员代表民建济源市委会发言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南省委把创新驱动列为十大战略之首;示范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抓创新、提能级,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济源铅锌有色金属产业的地位没有变,仍然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商、供应商,但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比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上游矿山企业压低下游企业利润空间、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环保压力持续增大、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科技创新有待加强等,这些都影响到有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进一步破解难题、统筹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推动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提质,打造全国有色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强,财政投入较低从全省来看,2022年,郑州市科学技术财政支出84.8亿元,洛阳36.2亿元,新乡12.8亿元,而济源只有2.73亿元,居全省第18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5%,居全省第12位,低于3.86%的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与先进地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财政支出保障力度需继续加强,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仍需进一步培育提升。

(二)自主创新供给能力较弱,高端人才缺乏。济源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少,人才培养能力不足,本土科研人员数量少,科研活动覆盖面窄,自主创新源头供给能力较弱。在引进人才方面,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不强。近两年来,济源共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90人,其中有色产业方面仅有17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欠缺,严重制约了高性能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等战略新兴材料产业的发展。

(三)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意愿不强,研发投入不足。有色产业属于传统产业,产品更新换代较慢,多数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不足,科技研发投入低,豫光、金利、万洋三家龙头企业2023的科技研发投入仅有7.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科技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极不相称。反观产业相近的江西铜业集团,2022年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

二、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依托豫光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研究院、经开区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有色产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创新成果和优质项目的奖励力度,建设高质量、全生态有色产业创新发展集群。对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制定技术标准产出、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二)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研究院作用,研究制定有色金属行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进行攻关。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实施规上企业、科研机构提质倍增专项计划,加强有色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载体建设升级,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力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深度融入国家、省开放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集聚有色产业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形成全方位开放创新的新格局。探索建立在外科研基地,不求所在、只求所用,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有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围绕铜基新材料、钛基新材料、高纯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白银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领域,柔性化引进领军人物、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推动行业转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

(四)进一步健全协同发展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为依托,由豫光、金利、万洋等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有色先进材料理事会,研究推动有色产业快速发展。以重大项目需求为引领,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组建国家有色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有色产业中试基地,汇聚各方资源,打通产、学、研,全面布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力打造全国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地。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