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千万工程”河南样板的建议


李永慧委员代表民革济源市支部发言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千万工程经验,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示范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15320”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拓宽强村富民渠道,着力推进乡村治理,注重文明乡风培育,狠抓城乡融合发展,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荣誉。但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市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性不足。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不平衡;部分农村干部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谋、主动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群众参与度不高,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导致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入推进后劲不足。

二是农业产业的引导优势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龙头企业偏少,影响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产业链未形成,产业质量优势不明显;农民参与农业企业发展、入股分红等致富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发展。

三是乡村治理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主体弱化,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未充分激发;乡村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效作用发挥不够;基层组织与村民沟通、协商及乡村民主管理水平需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短缺,干部素质有待提升。

为进一步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助力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河南样板,我们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一是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标。每年确定若干个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创建达标,三至五年实现全面提升。二是建立定期督导评价机制。针对创建提升村,采取突击抽查、定期检查、综合评定等办法促其达标;曝光人居环境整治落后村,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三是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采取创建卫生户、分包门前责任区、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组织村民参与村、户自评、互评,及时宣传创建典型,形成共创共荣创建氛围。四是实施奖补和资助激励。对创建达标村,政府要适时奖补,提高奖补额度,调动其持续整治提升的积极性。可动员辖区企业出资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金,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做大做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富裕宜业乡村

一是做优做强优势产业。把蔬菜制种产业作为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通过优化税收、资源倾斜、资金扶持、强化服务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绿茵种业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探索产业融合,形成集农业观光、研学教育、生态休闲、康养旅游等于一体的蔬菜制种产业链,扩大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二是培优育强潜力产业。以中沃、优洋、丰之源等饮料企业为依托,加大示范区山楂汁、冬凌茶、核桃露等饮品品牌培育、宣传,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引导核桃、山楂、冬凌草种植及深加工延链强链,形成新的农业优势产业。依托阳光兔业大力发展养兔业、兔产品深加工产业,开展肉兔新品种培育、生物制品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兔产业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引导市场消费,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取得品牌效益及规模效益,实现兔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搭建农户企业合作“利益链”。选择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让利于民,让农民入股成为股东,分得利益,增收致富;吸纳适龄农民加入产业及服务业大军,以稳定的工资收入带动家庭增收。

三、有力有效激活乡村治理效能,打造平安和美乡村

一是充分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治理网格建设,将乡贤、致富能手、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纳入网格员队伍,用活情理法、打好感情牌,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化解。二是坚持引才引智并重。注重从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复员军人中发掘引进人才。依托济源职业教育优势,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基地班,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本地化人才支撑。三是探索建立村级“协商议事室”,以协商促治理。在乡村建立协商议事室,采取村民聊天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就本村大事、要事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协商纾解情绪、汇聚民智,推进基层治理见成效。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评选各类先进典型,以典型带乡风、促民风;坚持常态化开展文化培训、文艺联欢、体育竞赛、文化惠民等活动,寓教于乐,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增进团结,促进和谐。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