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源夜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卫艳萍委员代表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发言


2023年,促消费作为热词高频出现在政策文件中,疫后消费强劲增长、经济社会全面复苏。为了破解消费的流量密码,行走在济源城市、乡村、景区,游逛在夜市、超市、集市,问技于专家、专著、专业人士。2024年春节以来,通过各类平台共收到济源游子、外地游客发展建议300余条,其中夜娱、夜购业态和项目不足,消费拉动能力较弱,喊话最为集中的领域。通过调研和收集发展建议,夜经济的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也有深入的思考。

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不会改变。只有通过价格、时间、资源、产品等方面的科学调整和柔性管理,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发展夜经济就是延长消费时间,时间来调整消费,向现有的时间存量要资源。延长消费时间,又可以从八小时之外”“淡旺季转换”“全龄生命周期三个维度来理解。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数据。一是“黄金四小时”。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生在夜间的消费约占六成,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的一半。二是“白银六公里”。以驻留的公寓、酒店、民宿为圆心,周边6公里的街区、商圈和文博场馆是游客首选夜游出行地。三是“两大形态”。以乐园、景区为代表的文旅行业和以电影演出、社交直播为代表的休闲娱乐行业2023年增速最快的两大夜经济形态。四是“两大主体”。80后、90后为代表的网生一代和亲子、家庭为代表的遛娃一族夜经济的消费主体。

在对夜经济的相关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后,深刻感受到:得年轻群体夜经济的天下,找准年轻群体的兴趣点就找准了夜经济引爆点,地标性项目和现象级产品是夜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结合济源实际,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解锁“路边摊”,点燃烟火气。政府要增加对个性化需求的宽容度和多样性消费的包容度,因地制宜,划定更多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如在周边2公里以内居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区域,可以合理划定区域、时间、经营项目范围,允许自主创业者摆摊设点让夜间消费有场所、生活方式有引领、文化社交有平台。

二是赋能“新夜态”,营造潮流范。营造夜间消费新场景,引进沉浸式演艺、剧本秀、光影秀、音乐节、汉服游园等新的体验项目,打造博物馆奇妙夜深夜食堂“24小时图书馆等文博项目,推出小剧场、音乐厅、戏曲角等轻演艺产品,满足学龄前、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无障碍消费,打开新的市场视域窗口。

三是培育“消费圈”,突出差异化。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能,打造文化城世纪广场篮球城御驾夜市区域的城市居民康体休闲消费圈,济渎庙济水源牡丹园两千家区域的主客共享夜游夜娱消费圈,宋庄古街龙潭寺区域的文化体验消费圈,承留铁路文创园区域的青年友好创客集聚消费圈,王屋山景区王屋老街区域的游客休闲度假消费圈,坚持错位布局发展,丰富区域文化内涵,完善提升服务设施,规划区域交通线路,营造群体消费场景,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实现流量留量的转变。

四是点亮“夜生活”,保障夜秩序。长沙、西安等网红城市的夜经济发展,固然有传统文化基因、现代文旅业态加持的缘故,但是受益于城市体量、人口红利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济源的夜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尊重原有的发展基础,开展科学的数据研判,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建议开通夜班公交、开放闲置车位;变城管执法为夜间管家提供指导服务;同时在证照办理,以及水、电、路、气、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完善方面予以支持。

有人形容夜晚是一只蓄水池,它接纳着那些白日里无法安放的情绪在越来越卷、越来越忙的生活里,白昼的时间好像被出售给了别人,而夜晚才真正属于自己。只有提供更多能够满足人们情绪价值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激发出人们的费欲望,让济源的夜晚“活”起来,让济源的夜经济“火”起来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