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疫情防控体系的建议
撰写时间: 2022-06-20 来源: 大会秘书处材料组
王敏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济源支社发言
今年3月份以来,新冠疫情在我国本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30多个省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56万,其中吉林、上海受疫情影响甚大。现阶段的疫情和防控工作,有以下几点与以往不同:一是大多数都是奥密克戎BA.2型,该型是迄今已知传播力最强的新冠变异毒株;二是与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症状不明显,无症状感染者更加难以被及时识别;三是随着防疫进入第三年,“战疫疲劳症”不可避免,随之出现的次生问题也显著增多。
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济源认真贯彻中央防疫决策,及时评判疫情态势,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序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切实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但考虑到新冠病毒的变异特性和传播速度及方式的不可预测性,我们依然不能心存侥幸、放松警惕,应进一步做好精准防控,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疫情防控体系,积极应对疫情防控产生的次生问题,最大限度保障民生和发展经济。
一、实事求是,坚定抗疫信心,为“动态清零”营造舆论高点
随着新一波疫情蔓延和防控难度增大,网上出现了对疫情防控策略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抗疫信心,干扰了抗疫工作。针对这一形势,5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明确指出,要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建议:
1.统筹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及时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增强责任意识,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2.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信息采集和问题收集,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增强群众的抗疫信心,确保政策执行和落实不打折扣。
二、摸清底数,实现全民疫苗接种,为“动态清零”守好基础阵地
接种疫苗是防止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动态清零”的基础性工作。截至4月30日,我市全人群2针剂疫苗覆盖率为91.87%,60岁以上老年人的2针剂疫苗覆盖率为92.57%。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有相当高的比例人群由于担心疫苗接种有副作用,还未充分接种。针对此次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力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易感染等特点,我们建议:
以提高疫苗覆盖率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摸排我市新冠疫苗接种的底数和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缺,加快推进第三针剂疫苗接种,筑牢群体免疫屏障,守好我市疫情防控的基础阵地。
三、科学应对,合理安排医疗资源,为“动态清零”提供坚实保障
从外省市情况研判,疫情如果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规模的核酸采样、大量感染患者的治疗护理、大量封控隔离患者的管理监测、危重患者诊疗等,均需要耗费数倍于正常状态的医疗资源。
为避免出现疫情突发导致的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提高现有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增强现有医疗资源应对能力,我们建议:
1.针对防疫期间的百姓就医需求,特别是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和替代措施;对疫情防控期间医疗资源供应的下降问题建立评估、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
2.最大限度地保留医院的急诊急救服务,确保如呼吸道梗阻、活动性大出血、严重休克等危急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救治。
3.加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政策倾斜,包括重症救治的人才培养、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能够满足济源人口需求的传染病病区。
四、以人为本,适时优化防疫方案,为“动态清零”算好民生经济账
疫情防控的成本主要有高可见度的成本和低可见度的成本两部分。前者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成本,通常与防疫的直接投入有关,如核酸检测、患者治疗、建设方舱医院和管控所涉及的直接人力、物力投入等。后者则比较间接和隐蔽,容易被忽视,包括严厉的防控措施对酒店、旅游、餐饮、商场等行业的冲击;对中小微企业、个体户的冲击;对供应链的冲击、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封控导致的就业压力、精神压力、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压力等等。
统筹考虑这两个成本,就是要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民生平衡兼顾。结合济源疫情防控实际,我们建议: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及时掌握准确有效信息,“三分部署,七分落实”,科学精准地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并逐步优化、动态地调整防疫策略,避免简单化、一刀切,避免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层层加码、简单粗暴,减少不必要的“折腾”;最大限度地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王敏系济源市人民医院医政科科长、九三社员)
版权所有:济源市政协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810
举报邮箱:jyzxwz@126.com
联系电话:0391-6633999 投诉电话:0391-6631258
网站维护:河南元丰科技网络股份有限公司